燒錢3.2億美元!《電幻國度》票房僅15%正評,導演透露壓力巨大!

即時町 · 2025/03/21 下午05:23

科幻巨制《電幻國度》獲得低落評分,觀眾質疑改編品質,導演透露製作壓力巨大!

安東尼·盧索及喬·盧索執導的科幻冒險電影《電幻國度》(The Electric State)是根據瑞典藝術家西蒙·斯塔蘭哈(Simon Stålenhag)的同名圖畫小說改編而成,該書於2018年出版。該片講述了一位名叫米歇爾(由米莉·鮑比·布朗飾演)的少女,與她的機器人夥伴科斯莫(由艾倫·圖德克聲演)一起穿越一個虛構的1990年代美國,尋找她失散已久的弟弟克里斯托弗(由伍迪·諾曼飾演),同時也在逃避聯邦特工(由甘卡·艾斯波西托飾演)的追捕。

電影的主要背景設定在一個毀壞與征服的未來世界,機器人與人類的戰爭已摧毀了美國的許多地方,使社會陷入一種極度分裂與異化的狀態。故事開始於1994年,米歇爾是一名孤兒,創造了一個想像力豐富而充滿情感的宇宙,讓觀眾感受到被遺棄的孤獨與希望的交織。這樣的主題不僅吸引了科幻迷,也引發了許多有關人性、親情與技術發展的思考。

在演員陣容方面,除了米莉·鮑比·布朗、伍迪·諾曼以及艾倫·圖德克外,還包括克里斯·普拉特、基·惠·關、甘卡·艾斯波西托、史丹利·杜奇等知名演員。米莉·鮑比·布朗因其在《怪奇物語》中的表現而受到廣泛關注,而克里斯·普拉特則以在《侏羅紀世界》和《星際異攻隊》等大片中的角色聞名。該片是史上預算最高的影片之一,據報導其製作費高達3.2億美元,面臨著與高成本相應的巨大壓力。

故事雖然擁有龐大的預算與堅強的陣容,但影評人對該片的評價褒貶不一。在爛番茄上,僅有15%的評論顯示為正面,平均評分為3.8/10。在Metacritic上,得分為29,顯示出一般不受好評。許多評論家指出,電影對原作的創意改編往往表現出低於預期的質量,未能有效呈現故事核心的情感與主題。特別是在《紐約時報》的評論中,就提到電影缺乏小說的情感深度和色彩搭配。迪士尼的經典主題卻與電影中的敘事風格形成強烈對比,批評指出其故事簡化使得情節轉折流於幼稚。

瑟拉斯摩德(Technological Takeover)的現實背景與電影中的虛構故事情節形成鮮明的對比,該片引發觀眾對當今社會機器人與AI科技的發展的深思,尤其是對於人類未來的潛在恐懼。電影中探索的社會與技術相互作用的主題恰好呼應現今社會面對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倫理與道德問題。

在製作過程中,盧索兄弟甚至表示,這是他們所拍過的最具技術挑戰的影片。他們在社群平台X上提到:「我們的團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創意來創造這些角色的視覺效果,使得機器人世界能夠生動且真實。」此外,儘管面臨高開銷與不俗評價的壓力,《電幻國度》還是展現了其視覺效果的驚人品質,這些專業的視覺效果為故事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影片在3月14日於Netflix平台上正式發行,吸引了大量觀眾點擊觀看,但隨之而來的則是混合的評論市場與充滿懷疑的聲音,期望未知的觀眾能為其敞開心扉。《電幻國度》不僅是一部反映科技與人性的作品,更是一部需要引導觀眾反思與質疑未來人類與科技漸行漸遠的事實的電影。如何在推進技術邊界的同時,保持對人性的敬畏與尊重,或許這正是這部影片想要傳達的深刻主題。